|
|
|
![]() |
廠內通信系統程控調度交換機(一般留言) 本頁閱讀10208次 | |
![]() |
廠內通信系統概述
廠內通信系統由調度交換機、高頻開關電源、數字錄音系統組成;調度交換機將為確保電站的統一調度指揮,保證電站的安全經濟運行,為及時處理和分析事故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根據電站的情況,選用調度行政二合一的數字程控調度交換機。調度交換機通過環路中繼接入電信市話,通過4EM中繼或環路中繼接入電網調度。錄音系統為調度電話全程錄音;高頻開關電源為調度機、SDH、PCM、錄音系統供電; 程控調度交換機 1 程控調度機技術要求 該數字程控調度機既是電力系統通信專網的一個調度端,同時也是電信公網的一個用戶交換機。因此該交換機既要滿足電力系統自動交換網的入網要求(DL/T598-1996《電力系統通信自動交換網技術規范》),也要滿足公用網的入網要求(YD344-90《自動用戶交換機進網要求》)。 該交換機所提供的各類接口的傳輸指標,用戶信號方式、局間信號方式、鈴流和信號音等技術參數,均應滿足或符合有關國家標準、部頒標準、電力部的有關行業標準及ITU-T的相關標準及建議 。 網同步方式:主從同步 時鐘最低準確度:±50×10-6 接通率: 交換機本局接通率≥99.9%(不包括被叫占線) 交換機本局呼出接通率≥95%(不包括被叫占線) 線路電阻: 用戶線環路電阻(包括話機內阻): ≤ 1200 Ω 中繼線環路電阻(包括設備): ≤ 2000 Ω 傳輸損耗: 2 ~ 7 dB 互調失真: ≤ 35 dB 電源雜音: < 2.4 mV 串音衰減: ≥ 67 dB(1100 KHz) 空閑噪聲: ≤ -65 dBm0p 插入損耗: 用戶線到用戶線: ≤ 5 dB(800 Hz) 用戶線到中繼線: ≤ 0.55 dB(800 Hz) 可靠性指標: 系統中斷累計時間,40年不得超過1小時。 硬件壽命:不小于15年 軟件故障指標: 軟件設計上的故障: 移交測試一個月內≤8個 試運行驗收測試5個月內≤15個 電源——采用交直流自動切換供電 220Vac(±15%) 48Vdc(±15%) 環境——溫度:5℃~40℃ 相對濕度:20%~80% 接地電阻: ≤4Ω 接口要求 (1)數字程控調度機的接口包括用戶接口和中繼接口兩大類。 ①用戶接口(Z),包括: 二線模擬用戶接口,指模擬用戶終端設備(模擬電話機、調制解調器、傳真機等)接入調度交換機的接口; 數字用戶接口,指數字用戶終端設備(數字電話機、G4傳真機等)接入調度交換機的接口,包括B+D、2B+D和30B+D等,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配置。 ②中繼接口,數字調度交換機接入電信部門公用交換網或電力通信交換網的接口,主要包括: 2M數字中繼接口A; E&M中繼接口(C1),主要包括2W E&M和4W E&M中繼接口; 二線環路中繼接口(C2)。 (2)接口電氣特性 ① 二線模擬用戶接口(Z) 阻抗特性:二線模擬用戶接口的阻抗特性以回波損耗表示,必須滿足DL/T 598-1996(10.3.2.1)及DL/T 795-2001(4.1.2.1)的規定。 對地阻抗平衡度:二線模擬用戶接口點對地阻抗平衡度應滿足DL/T 598-1996(10.3.2.1)及DL/T 795-2001(4.1.2.1)的規定。 輸入輸出電平: 二線模擬用戶接口點的輸入電平為0dBr,允許偏差范圍為:-0.3dB~+0.7dB。 二線模擬用戶接口點的輸出電平如下: 有可變衰減性能時,對本地呼叫為-3.5dB,對長途呼叫為-7dBr; 無可變衰減性能時,接收支路應配2.0dB~7.0dB可調節衰減器,每檔調整范圍0.5dB。 輸出電平的允許偏差范圍為:-0.7dB~+0.3dB。 終端平衡回輸損耗和穩定損耗:終端平衡回輸損耗(TBRL)必須滿足DL/T 598-1996(10.3.2.2)及DL/T 795-2001(4.1.2.1)的規定。終端開路或短路時,穩定損耗在200Hz~3600Hz范圍內應大于2dB。 用戶線基本功能:用戶線接口電路應具有饋電、過電壓保護、振鈴、監視、編解碼、混合線圈、測試等基本功能(BORSCHT)。 ②數字用戶接口 2B+D:電氣特性應滿足YDN065-1997(10.2.1.1或10.2.1.2)的規定。 30B+D:電氣特性應滿足YDN065-1997(10.2.1.1或10.2.1.4)的規定。 ③數字中繼接口 數字中繼接口A是,其電氣特性、幀結構和復幀結構等應滿足GB/T 15542-1995附錄C的規定。 ④E&M中繼接口(C1) 阻抗特性:四線音頻中繼接口的輸入和輸出接口的標稱阻抗為平衡式600Ω,連接600Ω的回波損耗在300Hz~3400Hz范圍內應不低于20dB。 對地阻抗平衡度:四線模擬中繼接口點對地阻抗平衡度必須滿足DL/T 598-1996(10.3.2.3)及DL/T 795-2001(4.1.2.4)的規定。 輸入輸出電平: 輸入電平:-4.0dBr,允許偏差范圍為-0.3dB~+0.7dB; 輸出電平:-4.0dBr,允許偏差范圍為-0.7dB~+0.3dB; 電路板的輸入調整范圍:-9.0dB~+4.0dB; 電路板的輸出調整范圍:-14dB~-1.0dB。 ⑤二線環路中繼接口(C2) 阻抗特性:必須滿足DL/T 598-1996(10.3.2.2)及DL/T 795-2001(4.1.2.5)的規定。 對地阻抗平衡度:必須滿足DL/T 598-1996(10.3.2.2)及DL/T 795-2001(4.1.2.5)的規定。 輸入輸出電平: 輸入電平:-4.0dBr,允許偏差范圍為-0.3dB~+0.7dB; 輸出電平:-4.0dBr,允許偏差范圍為-0.7dB~+0.3dB; 電路板的輸入調整范圍:-9.0dB~+4.0dB; 電路板的輸出調整范圍:-14dB~-1.0dB。 信號方式 (1)數字程控調度交換機的信號方式必須滿足DL/T 598-1996(7)及DL/T 795-2001(4.2)的規定。數字程控調度交換機的信號與接口應滿足下表1要求。 表1 交換機接口使用的信號 接口種類 線路信號 記發器信號 發碼方式 普通用戶 用戶線路信號 DP/DTMF 不改變數據均可使用 二線環路出中繼 環路接通斷開, 用戶線路信號 DP/DTMF 延時直接發碼或撥號音檢測 二線換極應答出入中繼線 DL/T 598-1996 DP/DTMF 可以維護終端選擇: (1)延時直接發碼; (2)撥號音檢測; (3)閃啟動(WINK) 4W E&M中繼線 EM線接地斷開 DP/DTMF 2Mbit/s中繼線 GB3371.2-83 DP/DTMF 按MFC規定 中國MFC (2)用戶信號方式: 號盤或按鍵脈沖信號接收器 脈沖速率:8~14個脈沖/s 脈沖斷續比:(1.3~2.5):1 脈沖串間隔:≥350ms時應能可靠識別 多頻按鍵信號:多頻按鍵信號參數及頻率組合必須滿足DL/T 795-2001(4.2.1.2)的規定。 (3)中繼信號方式 二線環路中繼轉發號盤脈沖: 脈沖速度:(10±1)脈沖/s 脈沖斷續比:(1.6±0.2):1 脈沖串間隔:≥500ms 二線環路中繼轉發雙音多頻信號應符合DL/T 598-1996(7.1.1)及DL/T 795-2001(4.2.2)的規定。 E&M線路信號:電力通信交換網中的E&M線路信號方式應符合DL/T 598-1996(7.1.2)的規定。本期工程新建的數字調度程控交換機在組網時采用4W E&M線路信號方式。 數字型線路信號:30/32路PCM系統以隨路信號呼叫時,其線路信號使用數字型線路信號。數字型線路信號的編碼、編碼含義及技術參數應符合DL/T 598-1996(7.1.3)中的規定。 記發器信號:電力通信交換機網中記發器信號,根據交換機和中繼電路的條件,可選用直流脈沖信號、雙音多頻信號、中國MFC信號和中國7號信號,其編碼、含義及技術參數應符合DL/T 598-1996(7.2)中的規定。 (4)鈴流 鈴流源為25±1Hz正弦波,諧波失真≤10%; 輸出電壓有效值為75±10V; 斷續比:4:1 偏差 ≤±5%。 (5)信號音 信號音源為(450±25)Hz,(800±25)Hz,(950±25)Hz,(1000±25Hz)和(2000±25)Hz正弦波信號源的諧波失真<10%。 (6)用戶線 最大環路電阻:≤1.8kΩ(包括話機電阻); 回路電流:≥18mA(必要時可升高饋電電壓);最短線路時<50mA; 線間絕緣電阻:≥20kΩ; 線間電容:≤0.5μF。 (7)中繼線條件 二線環路中繼線條件如下: 最大環路電阻:≤1.8kΩ(包括中繼線的環路電阻); 線間絕緣電阻:≥20kΩ; 線間電容:≤0.5μF。 中繼線的接線和工作方式 電力調度通信交換機網應具有多種中繼線接線及工作方式,能夠與不同性能的交換設備和不同的傳輸通道相連接。 數字調度程控交換機與各交換中心連接的中繼線應具有完備的網路功能,并能不斷采用新的技術以適應將來的發展。 數字調度程控交換機應具有適用于電力線載波通道的中繼接線和工作方式,以充分發揮電力線載波這一電力系統所特有傳輸通道的作用。 數字調度程控交換網常用的中繼接線方式有: 2Mbit/s數字中繼接線方式; 4W E&M中繼接線方式; 2W Loop中繼接線方式。 本工程新建的數字調度程控交換機采用2Mbit/s、 4W E&M及2W Loop中繼接線方式,并能具備多種工作方式。 時鐘同步 調度交換機應配備4級以上時鐘,時鐘準確度應于±4.0×10-7。 調度交換機經數字中繼與其它交換機相連時,應能提取線路時鐘,實現主從同步方式,發送方向能由系統取得時鐘。 話務量要求 內部呼叫接續故障率:≤1‰; 內部呼叫加自環(出中繼及入中繼)接續故障率:≤1‰。 配置 主板、交換網絡、信號音、二次電源等公共部分,冗余配置。 運行中主備板倒換時應不影響正在進行的任何形式的通話。 電路板可帶電插拔。 中斷 由于硬件或軟件造成故障,使用戶不能發出、接收和保持已建立的接續,時間大于30s時稱為中斷。如調度員不能實現調度操作或影響整機50%以上用戶的接續時稱為系統中斷。在系統割接開通后,全系統中斷20年累計不應超過2h。 調度交換機電源中斷后,來電再啟動的時間應不超過1min。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能自動恢復全部數據和功能。 故障 故障次數應不大于0.15次/(100線•月)。 平均無故障時間 主要的中心控制部件板卡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應不小于10年。 2 程控調度機功能要求 1)管理通信部分: (1)系統功能要求 可隨意更換號盤脈沖/DTMF話機;用戶話務組功能;連選功能;來電顯示;緊急狀態服務功能;直接撥入專線分機;號碼轉換功能;中繼呼叫類別的限制功能;;最佳經濟路由功能;無權調用專用網呼叫的溢出功能;用戶的賬號功能;超負荷自動控制功能;傳輸衰耗值的控制;話音/數據保密功能;區別振鈴方式;名稱顯示,程控調度交換機應采用模塊化結構,公共部分采用冗余配置,熱備份方式工作。 (2)系統的附加功能 ISDN功能:錄音通知功能;截接計算機功能;隨路信號分機功能;電子郵箱;動態網絡管理功能。 用戶業務功能(模擬分機用戶功能):自動回叫;插入;免打擾;數據保密;查詢呼叫;呼叫等待;呼叫轉移;熱線;緊急分機;夜間服務;電話會議;內部搜尋組;惡意呼叫跟蹤;呼叫代答;自動出局呼叫;來話轉接;直接撥入(DID功能);有權碼;自動叫醒;外部跟隨轉移。 (3)話務臺功能: 告警顯示;自動應答呼叫;自動轉接呼叫;話務員分組;回叫到話務臺;保持呼叫;話務臺編程;錄音通知;監視外線路由或特定的外線;時鐘;緊急呼叫到話務臺;白天/夜間服務狀態的轉換;分機狀態指示、選擇指定路由中的單獨線路。 (4)編號要求 交換機應具備以下編號功能:號碼接收和儲存的位數應不少于15位,能接收、存儲和轉發的最長號碼位24位;具有增加或刪除、轉譯若干位數號碼的功能,并能方便的適應今后網絡改變而對號碼的增刪、轉譯;號碼分析,應能在6~10位數字內分析號碼,被叫用戶號碼長度,信號方式等。 該交換機將分別進入電力專用通信網、市話網,因此編號計劃應分別滿足進入市話網和電力專用通信網的要求。 (5)電腦話務臺功能 電腦話務臺應具有中文語音智能提示功能;自動語音查號、語音數據存儲、值班分機選擇、傳真和特服分機接入、等位和不等位撥號、要求電腦話務臺適配各種程控用戶交換機、交直流供電自動切換、無死機現象;具有自動監測功能。 2)調度通信部分: (1)系統功能 可隨意更換號盤脈沖/DTMF話機;緊急呼叫功能;網內匯接和轉接功能;迂回路由功能;電源故障轉換功能;傳輸衰耗值的控制;應急分機功能;區別振鈴方式;復原控制方式;用戶分組功能。 (2)調度臺功能 調度臺無阻塞直呼分機;調度席位多路由自動選擇、分群操作;對位顯示、雙重顯示;縮位撥號;群呼;群答;強插;強拆;監聽;呼叫保留;呼叫轉接;手動、自動錄音;召集電話會議;多方通話;呼叫狀態顯示;區別振鈴和燈光;熱線。 (3)用戶功能 分機無阻塞呼叫調度臺;限制功能;用戶級別;緊急呼叫;專網呼叫;縮位撥號;遇忙轉叫;遇忙回叫;呼叫轉移。 3)數字錄音系統: •該系統可通過自動檢測振鈴、摘掛機等信號進行錄音開關的控制; •可同時實現8路通道的全自動錄音,并且可對其中一路或多路電話同時監聽; •可自動備份,主機硬盤應可保留不少于40G的最新錄音信息,過時自動刪除; •具備遠程電話遙控選擇聽取錄音內容的功能。 4)組網功能: 可通過電力線載波、光纖等傳輸方式與電力系統內其他交換機組網。其信令方式、接口配合應符合或滿足有關國家標準、郵電部頒標準、電力系統的有關行業標準及ITU-T的相關標準,具有不少于5個局向。呼叫時采用連選方式,自動按先選直達路由,后選迂回路由的原則選擇中繼線,組網后可實現全網統一編號。 3 錄音系統技術要求 調度交換機需具有錄音接口,與同時提供的錄音系統良好配合,可實現調度臺與調度用戶的實時錄音。錄音設備采用數碼錄音系統. 錄音系統配置功能如下: 系統軟件全中文操作界面,界面友好、簡單易學; 大容量,8路,6000小時以上在線錄音,硬盤熱備份;每個硬盤不少于500Gb; 靈活快捷的錄音資料查詢,可按日期、時間、通道號、電話號碼、錄音記錄標識查詢; 具有多種錄音啟動方式,包括電壓啟動(≥5V)、聲音啟動、DTMF啟動等。 所錄的調度話機需要記錄所有撥出/呼入電話的號碼; 支持網絡查詢,多用戶同時登錄查詢。5.2 程控調度機供貨清單 |
廠內通信系統程控調度交換機-留言信息評價 |